[中國變了,台商大逃亡]
商業周刊第 1071 期的封面故事,
這一期講到台商放棄廠房,機器,從對岸逃回台灣的一些故事。
相較於當初因為低廉的生產成本和人力成本到對岸投資,
現在也是因為成本的不斷攀升決定回來,
剛好和葛林斯潘所觀察到的現象很類似,
有感而發,寫這篇網誌。
Ⅰ﹑成本絕對是賺錢的第一考量
如果有仔細讀上面的報導就會發現:
台商因為高成本而出走,對岸因為低成本吸引台商
時至今日則變成:台商因為對岸成本不斷攀高而逃回台灣
關鍵字就是:成本。
Ⅱ﹑成本上升的原因
對岸成本產生如此的大變化,追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過度保護勞工。
葛林斯潘在「我們的新世界」書中就一直強調:
社會福利會造成資方的人事成本不斷攀高,
而且資方要解僱勞工必須付出不可思議的高額成本,
在這樣的情況下,資方會非常非常的謹慎小心,除非有十足的把握,
否則不敢雇用員工,如此一來勢必會造成失業率的攀升。
許多反葛林斯潘的作者喜歡拿這一段話猛烈批鬥,
但是換個角度想,如果我們身為資方,當然也會努力的降低成本和風險,
所以我認為葛林斯潘的推論是很合理的。
過於保護勞工的福利政策確實造成生產成本的大幅攀升,
生產成本的攀升自然會反應在物價上,可能也會連帶造成通貨膨脹,
所以政府在勞工福利的相關政策上真的要做許多深度的研究和思考,
否則保護勞工的美意可能適得其反。
Ⅲ﹑個人也要注意成本
這些是關國家經濟的大事似乎和我們沒有太過於直接的關係,
而且我們也無能為力。
但是從這裡可以知道個人的經濟狀況也和成本息息相關,
畢竟每個人都想要多賺一點錢,
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優先考慮成本的問題。
在職場上也是一樣,我們都希望自己就職的公司可以賺錢,
畢竟賠錢的公司可能撐不久,公司倒了員工也就失業了。
但是公司的財務狀況我們不見得能清楚知道,特別是中小企業。
這個時候透過觀察公司的開銷就可以大概知道公司的資金應用狀況,
巴菲特強調:「節省成本是平常就要做的事情」。
有些大企業喜歡透過裁員的方式來節省成本創造利潤,
這在巴菲特的眼裡叫做「體質不良」。
如果一家公司要用到這種手段,表示平常沒有在「節省成本」的點上用心,
絕對不是值得投資的公司。
結論
趨勢一直在改變,但是總有那麼一些原則是不變的。
想賺錢,注意成本絕對是最重要的一步。
股票要想辦法買在最低點,房地產也要買在最便宜的時候。
個人的生涯規劃也是要以低成本為首要考量。
巴菲特已經是世界首富,
他還是住在剛結婚時買的老房子裡,
還被當地政府歸類為「有損市容」的區域。
但是他被訪問時表示一點都不想換房子,原因只有一個:
「這幢房子已經滿足了我的需求。 」
當我們在投資或消費的時候記得先問問自己:
「這筆支出真的是需要的嗎?」
那麼我們就能以最低的成本過生活和從事投資,
當然,多出來的部分可以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