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財務智商之路—1.富爸爸窮爸爸

「為什麼我老爸不是李嘉誠?」

這是香港電影常常會出現的一句話,小時候看搞笑電影總是不太懂,
因為我不認識李嘉誠=.=

年紀稍長才知道,這個世界有一種人叫做「有錢人」,
在那個沒什麼零用錢,老爸慫恿你考了第一名之後耍賴不給獎賞的年代,
「有錢」......多麼美妙的形容詞。

當我瞭解到錢是一種必要的工具,
可以沒有限制的買漫畫、遊戲軟體、到處吃東西、換成銅板砸人.......
心裡就暗暗的下了個決心:「我一定要成為有錢人。」

就這樣,我踏上了追求財富的道路。

高中時代最火紅的就是「科技新貴」。
剛好我又是第二類組,感覺前景一片大好,似乎連老天都在幫忙。
身處在中區第一學府,總覺得天地正氣都在我的周圍流動,
更何況又是年輕氣盛,常常口出狂言,連同學都受不了,

「好啦好啦,祝你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茲。」
同學們常常妄想著用這句話結束嘴砲妖孽的攻勢。

但是話題只能由我結束,豈能讓無知小兒褻瀆?
我總會以另外一句話作為結束:

「我不想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茲,我要所有人都想成為第二個妖孽。」

外在雖然狂妄至極,內心其實是惶惶不安。

想賺錢?憑什麼呢?

當時年紀不到20,不喜歡打工的我沒多少工作經驗,
家裡也沒什麼人做生意搞投資賺大錢的,要去哪裡學賺錢?

當你想做一件事情卻找不到幫手的時候就讀書吧。

我開始讀書,讀一些從來不會去讀的書,
財經、管理、經濟、領導、行銷.....等等,一本書會介紹另外一本書,
就這樣接二連三的讀下去,雖然沒有因為讀書賺到錢,
不過眼界倒是開了不少。

不久之後,我成為窮苦大學生。
某日,有個高中同學介紹了一本書,書名叫做「富爸爸窮爸爸」

救命啊~~怎麼有這麼「聳」的書名?
我的好同學,你嘛幫幫忙,大家都是大學生,也算是個知識份子,
要介紹書也介紹個有水準的,
例如「知識經濟」、「新國富論」、管理學....之類的。

怎麼會介紹這麼一本又俗氣又沒內容的書呢?
(看了書名就擅自決定它沒有內容)


為了要導正這位同學偏差的思想,也為了提昇我國大學生的素質,
這份社會責任我扛下了,我把「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買下來,
決定好好的研讀,拿起我的紅筆、藍筆、螢光筆和尺,
準備舉出內容的膚淺和謬誤,用實際的行動來拯救我的高中同學.......

後來我一整個晚上沒有睡覺,一口氣把它讀完。

多年以後,我跟這位同學失聯了,不過整套富爸爸叢書也全讀過了,
現金流遊戲也玩了,這本書將我的財務智商往另外一個境界提升。

雖然,當時的兩位作者對簿公堂.......
雖然,整系列的書有好幾本是在騙錢.......
雖然,有些概念根本沒有講清楚也不深入.......
(拆夥詳情看這裡:《富爸爸、窮爸爸》二作者拆夥,洩露出暢銷作家的5個秘密)

不過,富爸爸窮爸爸還是一套提升財務智商的好書。

以下幾本是我個人認為比較值得一看的。



富爸爸窮爸爸當然是第一本,暢談財務智商的觀念。

富爸爸有錢有理是著名的「四個象限」,可以釐清不同收入的差別。

經濟大預言是宏觀的經濟類叢書,也是作者自認寫得最好的一本,

內容可以協助我們瞭解社會和經濟對長期投資決策的影響。



辭職創業適合想創業的上班族,內容描寫了許多離職創業的不安和恐懼,

離職後沒有收入,創業成功前的恐懼等等,有助於創業前的心理建設。

其他的幾本當然也值得一讀,這裡列舉的是相對較佳的,
下次再來介紹現金流遊戲,那才是富爸爸窮爸爸最重要的核心觀念。

房地產賺錢筆記



淺顯易懂的一本書,雖然是以房地產為主,但是有許多財務智商的概念。

作者的寫法平易近人,提供了不少例子給讀者參考,
還包含了簡單的投資報酬率計算。

透過投資報酬率的計算讓讀者瞭解買房子應該要開價多少,
否則就會造成開價過高侵蝕利潤的狀況。
(成本真的很重要)

內容從如何看房子、貸款、市調、仲介生態,應有盡有,
即使沒有投資房地產也能看得懂。

還講解了賣和租之間的差別,
如果有看過富爸爸系列一定要看一下本書的見解,

因為書裡的知識有時候要實際運作過才能發現潛在的問題,
透過作者的經驗能讓我們多瞭解一些面向。

誠如巴菲特所說:

「如果你很瞭解一個觀念,
 你的說明就應該讓大家都聽得懂。」


看完本書我認為作者確實是很瞭解房地產的,
因為書裡的內容可以很輕易的讓讀者瞭解。

巴菲特的這句話也可以提供給大家寫部落格的參考,
我喜歡在部落格上面寫一些讀書心得或感想,
原因就是撰寫透過部落格的文章可以確定我自己有沒有「讀懂」。

最後私心希望台灣的房地產投資者可以效法本書作者,
這樣就不會有爛房東了。

最後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作總結:

美國知名衝浪品牌Quicksilver的創辦人曾說:

「從採購中賺錢,而不是從銷售中賺錢。」

在你買進的當下,就決定了你有沒有辦法獲利。

希望大家在做各種投資的時候都能把成本謹記在心。

消費和投資中的理性

寫了幾篇消費相關的文章,接著再介紹一本很棒的書



這本書講的是許許多多的消費行為研究,而且都有實際的實驗數據。

結論當然就是:未經思考的消費行為是不理性的。

延伸到投資的狀況也是一樣的。

前幾天在妖窟寫了一篇文章:泡沫化的部落格—蠻漂亮的啦

裡面就有提到葛林斯潘書中的一段:

在流行文化中,我和襪子布偶不相上下。
CNBC發明了一個怪招,稱為「公事包指標」。
在FOMC開會的早上,當我抵達聯準會時,攝影機就跟著我。
他們的原理是,當我公事包空空的時候,
表示我沒什麼煩惱,經濟應該不錯。
但如果公事包鼓鼓的,表示我前一晚熬夜,八成要升息了。
(從記錄上看,這個指標並不準確。我的公事包滿不滿,
 只表示我有沒有帶便當而已。)

連公事包的厚薄都可以拿來當作投資的參考,莫怪有以下這本書的出現:




不過這本書我還沒看,不知道內容是什麼XD

我們也可以用以下這本書來安慰自己,連大發明王愛迪生都會被騙了,
更何況我們只是一般人呢。
(書裡有提到愛迪生終其一生都在發明「異世界通訊」器材,
 為了這個目的被騙了不少錢,到死都沒有覺悟)



把這幾本書看完就會發現,原來人類這麼容易操控,
也會發現自己的消費和投資決策有多麼的可笑和不理性,
進而改善自己買東西和投資的習慣。

記住,投資或創業能不能賺錢,成本絕對是關鍵因素。

是教你省錢還是促進消費!?

劉爾金有句廣告是這麼說的:

「以上的廣告都教你怎麼花錢,只有這支廣告教你如何還錢。」

每天早上起床,我都會利用吃早餐的短短幾分鐘瞄一下新聞,
如果吃早餐的時間是在每個鐘頭的前十五分鐘,
我就可以看到一大堆的政治新聞,
如果是在後十五分鐘,就可以看到一堆教你「省錢」的消費新聞。

這些消費新聞五花八門,從賣場特價到小吃、剪頭髮,應有盡有。
如果是這類民生必需品的報導也就算了,
偶而還可以看到「名牌特賣會」,
「省成本,名牌倉庫變店面」這一類型的報導。
明明標題是「省錢」,內容卻報導「奢侈品」,
這類傳統媒體的資訊實在沒有什麼價值。

不過有沒有影響力?當然有滴~~~
我家裡的人看完新聞都會問:「在哪裡呀?」
有時候陰森購物台的介紹也會很吸引我,
只是太多的經驗分享足夠讓我打退堂鼓就是了。

碰到這種資訊還是閃遠一點比較好,
否則難保哪天不會一時衝動做出萬劫不復的決定XD

鍛鍊自己的花錢技巧

新聞不斷報導「物價漲翻天」的消息,
剛好也給了商家們漲價的藉口,市井小民無力回天,
只能期待著物價趨緩和經濟成長。

但是,如果這麼消極,那就不用寫接下來的文章了,
在這種萬物皆漲薪水不漲的情況下,
鍛鍊自己的花錢技巧絕對是必要的,
接下來教大家幾個實用的觀念。

Ⅰ﹑世界很富有,不用擔心沒資源可用

這個觀念首推Paul Zane Pilzer的著作
「上帝要你富有」
(God Wants You To Be Rich)



(市面上好像找不到這本書了,連Google都沒有這版的封面,
 當初我也是在舊書攤買的)

作者是一位經濟學家,比較近期的知名著作是「財富第五波」,
書中提供了不少數據和看法,
我列舉幾項針對石油資的看法:

①科技使人類以更有效的方式運用原料,
 並因此決定何為實質資源


②科技可決定使用資源的效率,
 以及人類探勘、取得、分配及儲藏資源的能力,
 故現有實質資源的供給取決於科技


如果以上兩點成立,那麼我們不用太擔心石油會不會用完的問題,

因為會有更新的科技可以開發以前無力開發的石油礦產。

再者,現在的科技設備比起以前是省油許多的,
如果有一份1967年的報告說石油會在二十年內用完,
無論他列舉的數字多精確都沒用,
因為在1968年發現了阿拉斯加北坡的普得荷灣發現了豐富的油田,
全球石油的預估總蘊藏量因此上升了一百億桶。
(到現在都沒有進行開發,有空可以辜狗一下,有各種精彩的陰謀論)


(阿拉斯加是個漂亮的好地方)

天然氣的開採也因為技術的進步從下鑽一萬呎進步到地表下六哩,
還有各種油輪和油管鋪設技術都改善了資源的運送和儲存。

再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替代能源,
全世界都努力的尋找符合效益的替代能源,

憑著人類的智慧,找到適合的能源應該是早晚的事情。

總之,上帝給我們的資源絕對足夠,不需要杞人憂天,
當然也不能浪費,任何資源都禁不起無限制的浪費。

瞭解這件事情對個人有什麼幫助呢?請繼續往下看吧。

Ⅱ、每個人身邊都有足夠的資源可供利用

當你能體會世界很富有這個觀念,世界會變得不太一樣。

路加福音12:24
你們仔細看看,渡鴉不撒種,也不收割,
無庫無倉,上帝還養活牠們。

你們難道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第一次讀到聖經這句話總覺得:「就是有很多人為了生存苦哈哈呀。」


(烏鴉喝水的故事告訴我們:烏鴉是很聰明的)

其實,每個人身邊絕對有足夠的資源可供利用,而且是免費的。
只是我們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現有資源,舉個實際的例子:

半年前我要整理出兩間房間,
一間臥室,一間工作室,一開始什麼都沒有。

當時已經相信「世界很富有」的觀念,所以我努力的尋找身邊的資源,
做了各種嘗試,最後我買了個書架,床和床墊,衣櫥,
(我不是木工,不會自己做這些東西)
其餘的都是利用閒置沒用的家具和資源,
連現在用的電腦都是收集零件組起來的,
只有額外花了160買了張USB2.0的擴充卡,其餘免費。

總計有三張桌子,一個梳妝台,一台電腦,無數的電腦零件,
許多格子湊出來的書架,都是免費的,而這些資源已經閒置很多年了,
一直沒有拿來利用的原因就是觀念的轉換。

Ⅲ、謹記省錢絕招,購物三部曲


(這年頭什麼都要三部曲,我們也不能免俗呀)

要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大前提:「只買真正需要的。」

當你真的需要某項產品或服務的時候,利用三個流程可以省下不少錢。

①尋找免費資源

如果你需要的是虛擬服務,那就網路逛一下,或者Google一下,
往往都能找到免費服務。

如果需要實體產品,例如一個架子,一個掛勾之類,
先翻翻很久沒進去的倉庫或收納盒,十之八九能找到功能相當的替代品。
很多東西的功能性遠大於外觀,
所以利用家裡的剩餘資源組合變化,通常可以省下八成的花費。

②比價

當苦尋不到適合的免費資源,那就非買不可了,記得,一定要比價錢。
雖說服務有價,但是商店絕對不會告訴你成本是多少,
所以不想被賺取不合理利潤時,請你一定要比價。

以前我總認為比價很浪費時間,心裡又認為時間遠比金錢有價值,
所以不喜歡比價。

後來才發現,你不花時間比價,
也不見得會把省下來的時間做更有價值的利用,

與其省下時間去看電視,不如出門逛街或上網查詢還比較實在。

再者,現在上網查詢價格非常快速,根本花不了多少時間,
剛剛提到的USB2.0擴充卡,如果沒有比價,
賣場隨便都是兩倍以上的價格,

這玩意的價值其實不高,我是因為用舊的主機板才需要額外買,
否則稍微新一點的板子又有多少人需要擴充卡呀?
沒有市場性的東西賣那麼貴實在讓我很OX
(許多沒市場性的3C產品都這樣,因為產量少,成本反而高)

③別急著買

如果不是非常急的東西,請你思考個幾天再買。

我用這一招省下了不可思議的金錢。

人類的消費習慣絕對不如自己想像的那麼理性,
而且現在的商品都有強大的行銷團隊負責洗腦,
消費者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


所以,如果不是馬上要用的東西(晚餐請不要等兩天才買,可能會餓昏)
寧可多跑一趟我也要改天再買。

當你回到家,脫離了行銷洗腦的環境,往往會有大夢初醒之感,
想著自己剛剛怎麼那麼笨,竟然會想要買那種東西?

我們偶而也會情緒化的想要添購某項產品,
例如滑鼠的線不夠長就想要買新滑鼠,甚至是無線鼠(強烈的不建議)。
印表機不聽話就想把它砸爛再買一台(反正現在的印表機很便宜)。
筆寫得不順手就想換個牌子試試。
(抽屜翻翻,這個動作讓我找到了「幾十支」的筆)

舉凡這些都是情緒化的消費衝動,解決的方法很簡單,
就是利用「時間」,時間一長就會發現:
滑鼠換個角度使用線就夠長了;
印表機換張紙,清個噴頭又很好用了;
不好寫的筆可以拿來寫比較不重要的資料,
好寫的筆留個一兩隻隨身攜帶即可。


總之,要戰勝人性就要用一點技巧,時間就是個好方法。

結論

這個方法無論物價有沒有膨脹都有用,
而且善用資源也是做環保的一環,養成這類的好習慣絕對有益無害,
省下來的錢也很可觀,又不會壓縮生活品質。

多多嘗試各種省錢的方法,會發現從中學到了許多的智慧。

不過,千萬謹記,不要省了小錢花大錢
要避免這種狀況就要靠多多學習增加判斷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