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落格要停止更新了

所有文章都完整複製到妖窟
主要標籤為消費投資理財
有興趣的朋友請到妖窟觀賞。

本部落格將擇期關閉。

我的財務智商之路—2.現金流遊戲一

讀過富爸爸系列書籍的人都知道,
這套書的本意就是要介紹「現金流遊戲」(Cashflow)

台灣出版富爸爸窮爸爸的時候並沒有引進這一套遊戲,
而且過了很久都沒有出現,反而是對岸簡體化的速度飛快,
很多書籍在翻譯和引進的速度台灣真的遠遠比不上對岸,
這一點常常讓我很感冒,也對台灣的出版業效率非常的不以為然。

抱怨完畢,總之,第一次看到現金流遊戲是簡體版的,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沒有看過繁體版的現金流遊戲,
不過也無所謂了,反正都看得懂,也就沒有那麼重要。

紙板的現金流遊戲我從頭到尾都只有看過,沒有玩過。
要湊到足夠的朋友來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這年代大家都很忙也很懶,
加上我是個宅男,如果能夠自己一個人玩該多好。


過了好多年之後才知道現金流遊戲有出版Egame,不但可以一個人玩,
也省去了很多繁雜計算工作,畢竟這種事情電腦做的又快又好。

接下來的幾篇文章就用現金流遊戲電腦版來談談財務智商。




上圖:進入遊戲的第一個畫面,
   首先選擇遊戲方式,一個人玩就選single-player


下圖:接著選擇要玩101或者是202。
   101是第一個版本的現金流電腦版

   202是比較新的版本,算是資料片。
   建議玩202,因為比較符合現實狀況。





上圖:選擇電腦人數。 下圖:選擇夢想。



這個畫面是輸入姓名、選擇職業和性別。

這個地方開始就有一些值得注意和學習的部分了。
如果只有看書,很容易會誤以為「職業收入不重要」
畢竟書中努力的傳達「被動收入」的重要性。
(或稱為「不在職收入」,白話一點叫做「不用上班工作就有的收入」)

但是,如果職業收入太低,手上的現金就會偏少,
常常要放棄很棒的投資機會,有些投資機會所需的現金高達20萬美金。

有玩過就會發現,
醫生、機師或一些高收入行業要操作投資的時候是比較方便的。
所以,職業收入還是很重要,
還沒出社會的小朋友還是要好好讀書,未來找個好工作吧。
p.s.如果你老爸是郭台銘或王永慶,你可以跳過這一段過程,
  人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下圖就是醫生一開始的收支狀況。



我們將守衛(Custodian)和醫生(DoctorMD)做個簡單的比較:

         守衛     醫生
工資收入:   1600    13200
被動收入:    0      0
———————————————————
每個小孩支出: 70     640
總支出:    970    9650
———————————————————
每月現金流:  630    3550

從這幾個簡單的數字我們可以討論不少東西。

首先,
遊戲中,高收入職業會伴隨著高支出,在現實生活中也很常見。


不過,遊戲中的支出除了還錢來減少利息,
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降低支出,


一個不小心還會走到生小孩的格子,
每個小孩都會增加支出,這也很符合現實。

幸好,最多只能有三個小孩,不然倒楣一點就被小孩吃垮了XD


踩到小孩地雷的畫面XD


關於小孩的教育費也是高收入者支出較高,
單純以遊戲來看會覺得小孩真的是賠錢貨,
但是現實生活中,較高的支出往往也表示著較好的教育品質,
只不過在遊戲中無法顯現這個部分就是了。

還有生活費支出也代表著生活品質,
雖然在現金流的概念上,太高的支出並不是好事,
不過要過的快樂舒適,生活品質也是要照顧的,
所以現實生活中的適當支出是必要的。

現實生活中,如果有養成記帳的習慣,再加上適當的消費觀念,
開銷是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的,
所以現實生活能做的事情比遊戲中多更多。


都決定好之後就可以開始遊戲了,下圖就是遊戲主要畫面。



和大富翁的玩法類似,大家輪流丟骰子,看你走到的地方代表什麼,
會隨機跳出相關的卡片,玩家再從卡片卡片訊息決定要不要進行投資。

主畫面最重要的資訊就是「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

畫面左方就是「收入支出表」,可以看到詳細的收入支出細項。

左下方是「資產負債表」,可看到目前現金和所有資產負債細項。

上方則是所有玩家的被動收入狀況,
202的遊戲目的就是讓被動收入高出總支出兩倍以上,
只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可以脫離「老鼠賽跑」進入「快車道」


快車道的畫面


進入快車道就看誰先達成夢想和達到快車道要求的被動收入即可獲勝。

先寫到這邊,拖搞一下。

如果有看不清楚的圖,歡迎到相簿觀賞

現金流遊戲截圖cashflow-egame

我的財務智商之路—1.富爸爸窮爸爸

「為什麼我老爸不是李嘉誠?」

這是香港電影常常會出現的一句話,小時候看搞笑電影總是不太懂,
因為我不認識李嘉誠=.=

年紀稍長才知道,這個世界有一種人叫做「有錢人」,
在那個沒什麼零用錢,老爸慫恿你考了第一名之後耍賴不給獎賞的年代,
「有錢」......多麼美妙的形容詞。

當我瞭解到錢是一種必要的工具,
可以沒有限制的買漫畫、遊戲軟體、到處吃東西、換成銅板砸人.......
心裡就暗暗的下了個決心:「我一定要成為有錢人。」

就這樣,我踏上了追求財富的道路。

高中時代最火紅的就是「科技新貴」。
剛好我又是第二類組,感覺前景一片大好,似乎連老天都在幫忙。
身處在中區第一學府,總覺得天地正氣都在我的周圍流動,
更何況又是年輕氣盛,常常口出狂言,連同學都受不了,

「好啦好啦,祝你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茲。」
同學們常常妄想著用這句話結束嘴砲妖孽的攻勢。

但是話題只能由我結束,豈能讓無知小兒褻瀆?
我總會以另外一句話作為結束:

「我不想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茲,我要所有人都想成為第二個妖孽。」

外在雖然狂妄至極,內心其實是惶惶不安。

想賺錢?憑什麼呢?

當時年紀不到20,不喜歡打工的我沒多少工作經驗,
家裡也沒什麼人做生意搞投資賺大錢的,要去哪裡學賺錢?

當你想做一件事情卻找不到幫手的時候就讀書吧。

我開始讀書,讀一些從來不會去讀的書,
財經、管理、經濟、領導、行銷.....等等,一本書會介紹另外一本書,
就這樣接二連三的讀下去,雖然沒有因為讀書賺到錢,
不過眼界倒是開了不少。

不久之後,我成為窮苦大學生。
某日,有個高中同學介紹了一本書,書名叫做「富爸爸窮爸爸」

救命啊~~怎麼有這麼「聳」的書名?
我的好同學,你嘛幫幫忙,大家都是大學生,也算是個知識份子,
要介紹書也介紹個有水準的,
例如「知識經濟」、「新國富論」、管理學....之類的。

怎麼會介紹這麼一本又俗氣又沒內容的書呢?
(看了書名就擅自決定它沒有內容)


為了要導正這位同學偏差的思想,也為了提昇我國大學生的素質,
這份社會責任我扛下了,我把「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買下來,
決定好好的研讀,拿起我的紅筆、藍筆、螢光筆和尺,
準備舉出內容的膚淺和謬誤,用實際的行動來拯救我的高中同學.......

後來我一整個晚上沒有睡覺,一口氣把它讀完。

多年以後,我跟這位同學失聯了,不過整套富爸爸叢書也全讀過了,
現金流遊戲也玩了,這本書將我的財務智商往另外一個境界提升。

雖然,當時的兩位作者對簿公堂.......
雖然,整系列的書有好幾本是在騙錢.......
雖然,有些概念根本沒有講清楚也不深入.......
(拆夥詳情看這裡:《富爸爸、窮爸爸》二作者拆夥,洩露出暢銷作家的5個秘密)

不過,富爸爸窮爸爸還是一套提升財務智商的好書。

以下幾本是我個人認為比較值得一看的。



富爸爸窮爸爸當然是第一本,暢談財務智商的觀念。

富爸爸有錢有理是著名的「四個象限」,可以釐清不同收入的差別。

經濟大預言是宏觀的經濟類叢書,也是作者自認寫得最好的一本,

內容可以協助我們瞭解社會和經濟對長期投資決策的影響。



辭職創業適合想創業的上班族,內容描寫了許多離職創業的不安和恐懼,

離職後沒有收入,創業成功前的恐懼等等,有助於創業前的心理建設。

其他的幾本當然也值得一讀,這裡列舉的是相對較佳的,
下次再來介紹現金流遊戲,那才是富爸爸窮爸爸最重要的核心觀念。

房地產賺錢筆記



淺顯易懂的一本書,雖然是以房地產為主,但是有許多財務智商的概念。

作者的寫法平易近人,提供了不少例子給讀者參考,
還包含了簡單的投資報酬率計算。

透過投資報酬率的計算讓讀者瞭解買房子應該要開價多少,
否則就會造成開價過高侵蝕利潤的狀況。
(成本真的很重要)

內容從如何看房子、貸款、市調、仲介生態,應有盡有,
即使沒有投資房地產也能看得懂。

還講解了賣和租之間的差別,
如果有看過富爸爸系列一定要看一下本書的見解,

因為書裡的知識有時候要實際運作過才能發現潛在的問題,
透過作者的經驗能讓我們多瞭解一些面向。

誠如巴菲特所說:

「如果你很瞭解一個觀念,
 你的說明就應該讓大家都聽得懂。」


看完本書我認為作者確實是很瞭解房地產的,
因為書裡的內容可以很輕易的讓讀者瞭解。

巴菲特的這句話也可以提供給大家寫部落格的參考,
我喜歡在部落格上面寫一些讀書心得或感想,
原因就是撰寫透過部落格的文章可以確定我自己有沒有「讀懂」。

最後私心希望台灣的房地產投資者可以效法本書作者,
這樣就不會有爛房東了。

最後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作總結:

美國知名衝浪品牌Quicksilver的創辦人曾說:

「從採購中賺錢,而不是從銷售中賺錢。」

在你買進的當下,就決定了你有沒有辦法獲利。

希望大家在做各種投資的時候都能把成本謹記在心。

消費和投資中的理性

寫了幾篇消費相關的文章,接著再介紹一本很棒的書



這本書講的是許許多多的消費行為研究,而且都有實際的實驗數據。

結論當然就是:未經思考的消費行為是不理性的。

延伸到投資的狀況也是一樣的。

前幾天在妖窟寫了一篇文章:泡沫化的部落格—蠻漂亮的啦

裡面就有提到葛林斯潘書中的一段:

在流行文化中,我和襪子布偶不相上下。
CNBC發明了一個怪招,稱為「公事包指標」。
在FOMC開會的早上,當我抵達聯準會時,攝影機就跟著我。
他們的原理是,當我公事包空空的時候,
表示我沒什麼煩惱,經濟應該不錯。
但如果公事包鼓鼓的,表示我前一晚熬夜,八成要升息了。
(從記錄上看,這個指標並不準確。我的公事包滿不滿,
 只表示我有沒有帶便當而已。)

連公事包的厚薄都可以拿來當作投資的參考,莫怪有以下這本書的出現:




不過這本書我還沒看,不知道內容是什麼XD

我們也可以用以下這本書來安慰自己,連大發明王愛迪生都會被騙了,
更何況我們只是一般人呢。
(書裡有提到愛迪生終其一生都在發明「異世界通訊」器材,
 為了這個目的被騙了不少錢,到死都沒有覺悟)



把這幾本書看完就會發現,原來人類這麼容易操控,
也會發現自己的消費和投資決策有多麼的可笑和不理性,
進而改善自己買東西和投資的習慣。

記住,投資或創業能不能賺錢,成本絕對是關鍵因素。

是教你省錢還是促進消費!?

劉爾金有句廣告是這麼說的:

「以上的廣告都教你怎麼花錢,只有這支廣告教你如何還錢。」

每天早上起床,我都會利用吃早餐的短短幾分鐘瞄一下新聞,
如果吃早餐的時間是在每個鐘頭的前十五分鐘,
我就可以看到一大堆的政治新聞,
如果是在後十五分鐘,就可以看到一堆教你「省錢」的消費新聞。

這些消費新聞五花八門,從賣場特價到小吃、剪頭髮,應有盡有。
如果是這類民生必需品的報導也就算了,
偶而還可以看到「名牌特賣會」,
「省成本,名牌倉庫變店面」這一類型的報導。
明明標題是「省錢」,內容卻報導「奢侈品」,
這類傳統媒體的資訊實在沒有什麼價值。

不過有沒有影響力?當然有滴~~~
我家裡的人看完新聞都會問:「在哪裡呀?」
有時候陰森購物台的介紹也會很吸引我,
只是太多的經驗分享足夠讓我打退堂鼓就是了。

碰到這種資訊還是閃遠一點比較好,
否則難保哪天不會一時衝動做出萬劫不復的決定XD

鍛鍊自己的花錢技巧

新聞不斷報導「物價漲翻天」的消息,
剛好也給了商家們漲價的藉口,市井小民無力回天,
只能期待著物價趨緩和經濟成長。

但是,如果這麼消極,那就不用寫接下來的文章了,
在這種萬物皆漲薪水不漲的情況下,
鍛鍊自己的花錢技巧絕對是必要的,
接下來教大家幾個實用的觀念。

Ⅰ﹑世界很富有,不用擔心沒資源可用

這個觀念首推Paul Zane Pilzer的著作
「上帝要你富有」
(God Wants You To Be Rich)



(市面上好像找不到這本書了,連Google都沒有這版的封面,
 當初我也是在舊書攤買的)

作者是一位經濟學家,比較近期的知名著作是「財富第五波」,
書中提供了不少數據和看法,
我列舉幾項針對石油資的看法:

①科技使人類以更有效的方式運用原料,
 並因此決定何為實質資源


②科技可決定使用資源的效率,
 以及人類探勘、取得、分配及儲藏資源的能力,
 故現有實質資源的供給取決於科技


如果以上兩點成立,那麼我們不用太擔心石油會不會用完的問題,

因為會有更新的科技可以開發以前無力開發的石油礦產。

再者,現在的科技設備比起以前是省油許多的,
如果有一份1967年的報告說石油會在二十年內用完,
無論他列舉的數字多精確都沒用,
因為在1968年發現了阿拉斯加北坡的普得荷灣發現了豐富的油田,
全球石油的預估總蘊藏量因此上升了一百億桶。
(到現在都沒有進行開發,有空可以辜狗一下,有各種精彩的陰謀論)


(阿拉斯加是個漂亮的好地方)

天然氣的開採也因為技術的進步從下鑽一萬呎進步到地表下六哩,
還有各種油輪和油管鋪設技術都改善了資源的運送和儲存。

再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替代能源,
全世界都努力的尋找符合效益的替代能源,

憑著人類的智慧,找到適合的能源應該是早晚的事情。

總之,上帝給我們的資源絕對足夠,不需要杞人憂天,
當然也不能浪費,任何資源都禁不起無限制的浪費。

瞭解這件事情對個人有什麼幫助呢?請繼續往下看吧。

Ⅱ、每個人身邊都有足夠的資源可供利用

當你能體會世界很富有這個觀念,世界會變得不太一樣。

路加福音12:24
你們仔細看看,渡鴉不撒種,也不收割,
無庫無倉,上帝還養活牠們。

你們難道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第一次讀到聖經這句話總覺得:「就是有很多人為了生存苦哈哈呀。」


(烏鴉喝水的故事告訴我們:烏鴉是很聰明的)

其實,每個人身邊絕對有足夠的資源可供利用,而且是免費的。
只是我們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現有資源,舉個實際的例子:

半年前我要整理出兩間房間,
一間臥室,一間工作室,一開始什麼都沒有。

當時已經相信「世界很富有」的觀念,所以我努力的尋找身邊的資源,
做了各種嘗試,最後我買了個書架,床和床墊,衣櫥,
(我不是木工,不會自己做這些東西)
其餘的都是利用閒置沒用的家具和資源,
連現在用的電腦都是收集零件組起來的,
只有額外花了160買了張USB2.0的擴充卡,其餘免費。

總計有三張桌子,一個梳妝台,一台電腦,無數的電腦零件,
許多格子湊出來的書架,都是免費的,而這些資源已經閒置很多年了,
一直沒有拿來利用的原因就是觀念的轉換。

Ⅲ、謹記省錢絕招,購物三部曲


(這年頭什麼都要三部曲,我們也不能免俗呀)

要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大前提:「只買真正需要的。」

當你真的需要某項產品或服務的時候,利用三個流程可以省下不少錢。

①尋找免費資源

如果你需要的是虛擬服務,那就網路逛一下,或者Google一下,
往往都能找到免費服務。

如果需要實體產品,例如一個架子,一個掛勾之類,
先翻翻很久沒進去的倉庫或收納盒,十之八九能找到功能相當的替代品。
很多東西的功能性遠大於外觀,
所以利用家裡的剩餘資源組合變化,通常可以省下八成的花費。

②比價

當苦尋不到適合的免費資源,那就非買不可了,記得,一定要比價錢。
雖說服務有價,但是商店絕對不會告訴你成本是多少,
所以不想被賺取不合理利潤時,請你一定要比價。

以前我總認為比價很浪費時間,心裡又認為時間遠比金錢有價值,
所以不喜歡比價。

後來才發現,你不花時間比價,
也不見得會把省下來的時間做更有價值的利用,

與其省下時間去看電視,不如出門逛街或上網查詢還比較實在。

再者,現在上網查詢價格非常快速,根本花不了多少時間,
剛剛提到的USB2.0擴充卡,如果沒有比價,
賣場隨便都是兩倍以上的價格,

這玩意的價值其實不高,我是因為用舊的主機板才需要額外買,
否則稍微新一點的板子又有多少人需要擴充卡呀?
沒有市場性的東西賣那麼貴實在讓我很OX
(許多沒市場性的3C產品都這樣,因為產量少,成本反而高)

③別急著買

如果不是非常急的東西,請你思考個幾天再買。

我用這一招省下了不可思議的金錢。

人類的消費習慣絕對不如自己想像的那麼理性,
而且現在的商品都有強大的行銷團隊負責洗腦,
消費者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


所以,如果不是馬上要用的東西(晚餐請不要等兩天才買,可能會餓昏)
寧可多跑一趟我也要改天再買。

當你回到家,脫離了行銷洗腦的環境,往往會有大夢初醒之感,
想著自己剛剛怎麼那麼笨,竟然會想要買那種東西?

我們偶而也會情緒化的想要添購某項產品,
例如滑鼠的線不夠長就想要買新滑鼠,甚至是無線鼠(強烈的不建議)。
印表機不聽話就想把它砸爛再買一台(反正現在的印表機很便宜)。
筆寫得不順手就想換個牌子試試。
(抽屜翻翻,這個動作讓我找到了「幾十支」的筆)

舉凡這些都是情緒化的消費衝動,解決的方法很簡單,
就是利用「時間」,時間一長就會發現:
滑鼠換個角度使用線就夠長了;
印表機換張紙,清個噴頭又很好用了;
不好寫的筆可以拿來寫比較不重要的資料,
好寫的筆留個一兩隻隨身攜帶即可。


總之,要戰勝人性就要用一點技巧,時間就是個好方法。

結論

這個方法無論物價有沒有膨脹都有用,
而且善用資源也是做環保的一環,養成這類的好習慣絕對有益無害,
省下來的錢也很可觀,又不會壓縮生活品質。

多多嘗試各種省錢的方法,會發現從中學到了許多的智慧。

不過,千萬謹記,不要省了小錢花大錢
要避免這種狀況就要靠多多學習增加判斷力了。

高漲的物價和成本

最近物價不斷的飆漲,加上媒體不斷的炒作,
很多人都覺得日子快要過不下去了。

在我們無力控制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倒是可以換個角度想想,
這是一個逼自己成長的好機會。

Ⅰ﹑大風浪才能鍛鍊開船的技巧


一個優秀的船長如何證明自己的駕駛技術超越群倫?
就是在大風浪中開小船。

同樣高的浪,大船可能穩如泰山,小船卻一個不小心就會翻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經濟出現波動的時候,先倒閉往往是中小企業,
因為中小企業比較禁不起波動的摧殘。
而大企業可能只是利潤減少,或者是短期虧損,只要體質優良,
大企業是比較能夠稱過經濟下滑的衝擊。

個人也是如此,如果家財萬貫,說白一點,油價漲個兩倍也不會過不下去。
但是受薪的中產階級可就苦翻天了。

反正我們無法迅速的改變大環境,那就學習在惡劣的新環境中生存吧。
透過這樣的心態來自我鍛鍊,可以學會很多掌握財務的技巧,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於「成本」的敏銳感覺,因為什麼都要省。

Ⅱ﹑要有效的節省生活開支先學記帳

人們的消費習慣往往是不理性的,即使當下覺得有買的必要,
但是很多商品買回家以後卻常常用不到。

確實的記帳就可以訓練自己做出正確的消費判斷。

每當一段時間回顧流水帳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想法:


「早知道當初就不買OOXX了。」

因為很多的消費都是衝動,而衝動是禁不起時間考驗的。
當心情平復冷靜以後,看到帳本上的記錄有上面的想法,心智隨之成長,
久而久之對消費的必要性就更能掌握。

當然,如果沒有記帳,往往就忘得一塌糊塗,也很少會發現一些錯誤的消費。

Ⅲ﹑習慣成自然

當你小氣節省習慣以後,有一天經濟會往上爬,這是歷史的必然。
那個時候大家的收入也許慢慢都會增加,物價也漸趨平穩,
但是我們也已經小氣節省習慣了 。


當收入增加,而支出減少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荷包變厚變重了,
銀行存摺的數字也會變大,當然,我們能做的事情也就更多了。

結論

最近寫了很多「成本」的文章,生活中也難免多聊了很多成本的概念,
有人就建議我把部落格改用「小氣」當主題=.=

是還蠻有創意的啦,不過還沒想到完整的名稱,
等我想到一個滿意的名字就把他改過來好了

身為巴非特的追隨者,小氣算是一種恭維了XD

最後介紹一個免費又好用的軟體給大家:
2008電子記帳本
p.s.特別感謝廖聖哲先生,雖然不認識你,但是你的軟體從2007幫我到2008

smart智富雜誌有專文介紹,自行點下方連結去看看吧:
用對記帳工具 小夫妻年省25萬

自我管理—上帝看得見


今天逛書局的時候翻了天下文化出版的杜拉克精選,
隨意的翻到一個段落,就寫著「上帝看得見」這個句子。

大概的內容是描寫一個雕刻家和雇用者談價錢,
雕刻家要求連雕像的背面也要付費,
但是雇用者認為不合理,因為雕像只展示正面,
背面並不會被觀眾看到,所以要求雕刻家不要收背面的錢,
可能也希望雕刻家不要太用心在雕像的背面。

但是雕刻家還是堅持要收錢,理由就是:

「雖然觀眾看不見,但是上帝看得見。」

彼得杜拉克把這樣的故事放在「自我管理」的主題裡面,
我想再沒有更多的話語可以去形容這樣一個故事所帶給我們的啟示。


因為故事講得太好了,不需要過多的陳述,
附上一張大師杜拉克的照片以示尊敬。

中國變了,台商大逃亡


[中國變了,台商大逃亡]

商業周刊第 1071 期的封面故事,
這一期講到台商放棄廠房,機器,從對岸逃回台灣的一些故事。
相較於當初因為低廉的生產成本和人力成本到對岸投資,
現在也是因為成本的不斷攀升決定回來,
剛好和葛林斯潘所觀察到的現象很類似,
有感而發,寫這篇網誌。


Ⅰ﹑成本絕對是賺錢的第一考量

如果有仔細讀上面的報導就會發現:

台商因為高成本而出走,對岸因為低成本吸引台商

時至今日則變成:台商因為對岸成本不斷攀高而逃回台灣

關鍵字就是:成本

Ⅱ﹑成本上升的原因

對岸成本產生如此的大變化,追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過度保護勞工

葛林斯潘在「我們的新世界」書中就一直強調:

社會福利會造成資方的人事成本不斷攀高,
而且資方要解僱勞工必須付出不可思議的高額成本,
在這樣的情況下,資方會非常非常的謹慎小心,除非有十足的把握,
否則不敢雇用員工,如此一來勢必會造成失業率的攀升。

許多反葛林斯潘的作者喜歡拿這一段話猛烈批鬥,
但是換個角度想,如果我們身為資方,當然也會努力的降低成本和風險,
所以我認為葛林斯潘的推論是很合理的。

過於保護勞工的福利政策確實造成生產成本的大幅攀升,
生產成本的攀升自然會反應在物價上,可能也會連帶造成通貨膨脹,
所以政府在勞工福利的相關政策上真的要做許多深度的研究和思考,
否則保護勞工的美意可能適得其反。


Ⅲ﹑個人也要注意成本

這些是關國家經濟的大事似乎和我們沒有太過於直接的關係,
而且我們也無能為力。
但是從這裡可以知道個人的經濟狀況也和成本息息相關,
畢竟每個人都想要多賺一點錢,
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優先考慮成本的問題。

在職場上也是一樣,我們都希望自己就職的公司可以賺錢,
畢竟賠錢的公司可能撐不久,公司倒了員工也就失業了。
但是公司的財務狀況我們不見得能清楚知道,特別是中小企業。
這個時候透過觀察公司的開銷就可以大概知道公司的資金應用狀況,


巴菲特強調:「節省成本是平常就要做的事情」。

有些大企業喜歡透過裁員的方式來節省成本創造利潤,
這在巴菲特的眼裡叫做「體質不良」。
如果一家公司要用到這種手段,表示平常沒有在「節省成本」的點上用心,
絕對不是值得投資的公司。


結論

趨勢一直在改變,但是總有那麼一些原則是不變的。
想賺錢,注意成本絕對是最重要的一步。
股票要想辦法買在最低點,房地產也要買在最便宜的時候。
個人的生涯規劃也是要以低成本為首要考量。

巴菲特已經是世界首富,
他還是住在剛結婚時買的老房子裡,
還被當地政府歸類為「有損市容」的區域。

但是他被訪問時表示一點都不想換房子,原因只有一個:

「這幢房子已經滿足了我的需求。 」

當我們在投資或消費的時候記得先問問自己:

「這筆支出真的是需要的嗎?」

那麼我們就能以最低的成本過生活和從事投資,
當然,多出來的部分可以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

增加收入與角色扮演

增加收入是大家都想要的事情,但是要做些什麼事情才能更有效的增加收入?

等老闆加薪?

這要靠運氣,也許是明天,也許下個月,也許要等到下一家公司。
重點是加薪的幅度通常是在可以預測的範圍,能多個幾百幾千就不錯了。
有多一點收入總是不錯的,只不過這樣的方式並不容易徹底改善生活品質。

要增加收入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自己的角色。



有些上班族晚上兼差擺攤,或者變身為網拍達人,不怕苦也可以一大早去派報。
多扮演一個可以賺到錢的身份可以增加數千到上萬不等的收入,
一個人扮演的角色越多,通常也表示著收入多樣化和較高的成長性。

當然,如果增加的角色是慈善家,或者變成父母,那就不能增加收入,
可能還會有額外的支出,得到的是其他無形的價值。

今天單純針對增加收入的角色討論討論。

想要增加收入,選擇什麼樣的角色來扮演會比較好,幾個重點提供給大家參考。

Ⅰ﹑不能大幅影響原本的工作和生活


偷渡一下環保概念,劇烈改變的氣候已經改變了很多生物的生活環境了

除非你家世背景很好,
否則白天的工作應該是養家活口維持生計最重要的第一線。

所以,千萬不能為了增加收入搞到自己筋疲力盡,影響白天工作的表現。
現在的就職環境並不理想,萬一被老闆火(fire)掉,那可是得不償失。

有些角色我是不建議扮演的,除非真的是經濟拮据到無從選擇。

例如需要值小夜大夜的工作,大清早三四點就要出門的兼差都不是很適合,
因為會直接壓縮休息睡眠的時間,盡量避開比較好。

這些影響睡眠時間和生活作息的工作,長久下來都會對健康造成莫大的影響,
其實很不划算,本人親自領教過,真的是能避則避,否則得不償失。

Ⅱ﹑成本要低



想要透過增加角色增加收入,往往表示:現在的收入不盡滿意。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拿出大錢籌備投資無疑是雪上加霜。

但是傳統生意經總是認為:
做生意就是要本錢。

其實現在的科技發達,好好運用現有的資源就會發現世界是富有的,
我們不需要花太多的成本就可以達成許多想像不到的事情。

每個角色都需要投入不等的時間和金錢。

舉網拍為例,要有一台電腦,一條網路線,要投資不少時間照顧好自己的賣場,
還有許多許多的細節要實際執行才會真正瞭解,
許多人以為網路上知名賣家可以用少少的時間在家工作,
其實許多網路事業投資的時間和精神並不會比傳統行業還少。

每一個角色要投入之前都應該要好好的評估需要投入的時間和金錢,
不要等到投入之後才發現必須花費的時間和金錢遠遠超過預期,
偏偏又已經投資了第一筆資金下去,進退不得,
收入還沒增加支出卻不斷的提高。

低成本絕對是投資賺錢的第一項要素。

Ⅲ﹑要有遠景



既然要兼差,當然要找個比現在的工作更有遠景的事業,
不管你是要開餐廳、咖啡館、賣雞排還是當作家,
總是希望這個事業未來能夠取代現今的工作,徹底改善生活品質,永續經營,
應該沒有人的夢想是一輩子兼兩份工作。

兼差如果有遠景,那假以時日就可以將兼差扶正,
這也是富爸爸系列叢書以及許多創業書籍裡面強調的「家庭作業」。

所謂的遠景講白話一點就是:收入要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至少有朝一日可以超過目前的正職工作,那麼這份兼差才有長遠的價值。
所以好好的判斷自己所選擇的事業是否有遠景是很重要的。

結論

很多朋友喜歡問我:

「你覺得XX工作好不好?」
「有沒有股市明牌可以介紹介紹?」

學生也喜歡問:「現在讀XX科系還有沒有未來?」

但是當我說到:「守好本業,額外學習。」的概念時,

大多數人總是覺得:「這樣好累,有沒有更簡單輕鬆的捷徑?」

談到兼差,多扮演幾個角色增加收入,
大多數人卻總想著:「我回學校唸書會不會比較有用?」
回學校唸書當然是好事,但是單以增加收入來講,
取得更高的學歷以後,收入是否真能增加?效果如何?
這些都很難掌握。

可能每個月薪水多個幾千塊(很少看到因為學歷提高而薪水翻倍的),
甚至有些老闆根本不吃這套,現在工作不好找,
老闆心裡可能想著:「要就做,不要就走。」
對上班族來講,換工作的成本實在不低。
當然,如果能遇到認得千里馬的老闆高薪挖角也是個好事。

除了回補學歷,我認為最直接有效的增加收入方法就是「增加扮演的角色」。

至於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多想想自己擅長和喜歡的事物,從這些地方開始吧。

教育的未來

教育的未來Did you know??


應該已經有很多人看過這段影片了,
單純的文字,沒有花俏的畫面,但是卻有許多強而有力的統計數字,
到了最後那句

「然後呢?」

很多人知道了一些事情之後,就只有這麼一句話在腦中浮現,
生活依然沒有改變,腦袋一樣空轉,
等到世界顛倒,人事全非,才開始抱怨: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這個世界「一直都是這樣」,你跟不上就淘汰,怨不得別人。

很多人在這樣的數據中看到了競爭,引發了恐懼,
所以很害怕全球化,害怕開放,因為對手比自己厲害。

有少數人看到機會,因為世界正在改變,而改變正是產生機會的契機。

「如果股票沒有起落,那就沒有人可以從股票市場賺到錢。」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投資,如果你投資的目標市場是永遠持平的,
那麼這一場投資就只是在浪費時間,還不如把資金存在銀行等利息。

別害怕競爭和起落,有競爭和起落的地方才是健全且良好的社會。


最後要注意的事情就是:

「未來最重要的工作,現在根本還不存在。」

記住這句話,它應該要成為每個父母老師心中的根本思想。
教育是最重要的投資,不可不慎。

處理負債的態度

最近想買一台可以在家裡運動的有氧健身器材,
考慮到關節的負擔,所以想買台健身腳踏車,
剛好有個網友想要賣掉買了一個多月的健身車換現金,
所以聯絡妥當之後就約定時間碰面,
畢竟是二手產品,所以要實際看過瞭解狀況,
最後因為這台健身車的運動強度太弱,價格我也很不滿意,
所以交易就告吹了,倒是延伸了許多投資理財的想法想和大家分享。



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怠


在google搜尋孫子兵法就出現這張可愛的圖XD

這台健身車的全新價格是3600含運費,
這位網友騎了一個多月的二手車想要賣3300,還得自己負責搬貨載貨。

一台全新的轎車一落地馬上折價,就算是完全沒開也是相同的結果,
一台二手健身車想要以這樣的價格賣掉只能說是緣木求魚,難呀。

會想要這樣的方式達成交易只能說是一點商業概念都沒有,
除非遇到冤大頭了。



Ⅱ﹑負債的處理是越快越好


其實這裡延伸的是很多不專業卻又想在市場賺到錢的投資人,
看在專業的投資人眼裡只有兩種狀況,「肥羊」或「笨蛋」。

以股票來說,許多人抱著賠錢的股票,
想著:等到價格變好了再賣,現在賣就賠錢了,只要不賣就不算賠。

如果你手上的股票反應的價格是合理的,那等再久也不見得能再爬起來。
賠錢的股票只要不繼續跌價就很好了,
所以能夠賣掉的時候就快點賣吧,別以為有一天能爬起來,
有時候不要變成壁紙就偷笑了。



Ⅲ﹑投資是科學

這裡的科學意指『對錯已經確定,無從爭辯』。

雖然投資見人見智,無論你是想炒短線或者是長期投資,
都有幾個簡單的基本原則,
巴菲特也告誡過投資人這兩個基本原則:

原則一:千萬不可以賠錢
原則二:絕對不要忘記原則一


投資之神巴菲特,我還特別欣賞他在投資以外的智慧

這個是無從爭辯的,所以我說投資是科學(除非你的投資是可以賠錢的)

但這是出手投資之前的最高指導原則,
如果你已經做了某些事情發現做錯了(巴菲特也會有犯錯的時候),
唯一能做的就是『停損』。

所以巴菲特還有一句名言: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洞裡,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別再往下挖了。』


結論:
如果你發現自己買錯東西,想要透過現在很方便的網路把它賣掉,
記住,除非是骨董,不然只有貶值,不可能用接近原價的價格賣掉,
除非你遇到笨蛋了。

有人要買就談個可以接受的價格賣掉吧。

賺錢可以偶而靠運氣,但是停損只能靠智慧了。

後來我就多花了三百塊錢買新的了。